王子忠,汉族,字彦洲,号王屋山人,斋号一如堂,祖籍山西河东闻喜。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曾供职于总参通信某部及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82年主创中国书画家协会,1992年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注册中国书画家联谊会;2000-2010年担任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爱岗敬业,立功受奖;曾专研金融支付信息安全,获实用新型国家专利;热心公益事业,公正不阿,谦和朴诚,廉洁奉公;喜研国学,酷爱书画艺术,乞浆得酒;饮誉书画家、鉴赏家、评论家之名。
五言诗作鉴赏
【一】
【一】
一、全诗原文:《丹心弘书道,许生壮画风》
丁卯●兔清夏景风(1987年7月12日,农历6月17日)案头灯下。
素有砚田梦,梦寐铸其成。笔耕尊古韵,研创发新声。
联谊树一帜,意旨家国情。丹心弘书道,许生壮画风。
二、创作背景:素有砚田梦,梦寐铸其成。笔耕尊古韵,研创发新声。
联谊树一帜,意旨家国情。丹心弘书道,许生壮画风。
作者称,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前后,其相继得到开国将军孙毅中将、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以及政协常委廖静文先生惠赐墨宝鼓励后,极大的提升了深耕砚田的向往、决心与信心。1987年7月12日(星期天),其在单位值班。在军营参加卫星系统测试的航天部五院的朋友告知他,请许德珩副委员长写的字,其家人已告知已写好,可派人到东城慈慧胡同7号院传达室核对原索字人姓名后即可领取。当他看到司机班小陈取回的墨宝兴奋不已。便翻开诗文学习笔记本咬文爵字,琢磨出五言联。诗眼为“丹情弘书道,许生壮画风”。此次整理习作时,作者刻意将尾联中的“情”字修改为“心”字。
三、诗作解析:
1、首联:“素有砚田梦,梦寐铸其成。”
首联:起笔点题,立骨明志。"砚田"以农耕喻艺术创作,将笔墨耕耘比作农田劳作,暗含"艺术如生命"的崇高理想;"铸其成"则凸显金石般的坚定意志。手法是双"梦"叠用,虚实相生,"砚田梦"是理想愿景,"梦寐"是行动状态,形成从意识到实践的闭环。
2、颔hàn联:“笔耕尊古韵,研创发新声。”
采用“张力结构”:前句"笔耕"强调传统积淀(如碑帖临习),后句"研创"指向当代突破(如形式探索),形成守正与出新的辩证统一。文化隐喻:"古韵"对应书画中的金石气、书卷气、人文气,"新声"则暗喻现代展厅视觉美学,展现艺术传承的时空维度。其语言特色:工整对仗中见动态平衡,"尊"字显谦恭,"发"字透锐气,彰显艺术家"入古出新"的创作观。
3、颈jǐng联:“联谊树一帜,意旨家国情。”
格局升华,情怀致远。意象转换:从个人书斋转向社会场域,"联谊"既可指艺术交流,亦可引申为文化共同体构建;"树一帜"突破小我,昭示为一面旗帜、一项事业。传达了为此定名、立命的决心和自信。其精神内核,将书画提升至"家国"高度,暗合"文以载道"传统,呼应新时代"笔墨当随时代"的使命担当。而且修辞精妙:"树"字双关,既指树立艺术风格,亦喻文化旗帜的飘扬,使个人追求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更是对"各美其美"的时代文化命题的回应。这种将个人艺术追求融入民族复兴话语中“美美与共”的抒情策略,使传统精神的志士获得了现代性的立足空间。
4、尾联:“丹心弘书道,许生壮画风。”
“境界全出,气象浑成”。情感浓度:"丹心"以赤色喻忠诚,将艺术信仰升华为生命投入;"许生"更见以毕生光阴许约艺术的决绝。美学追求:"壮画风"突破书画静态观,强调雄强、浑厚的审美品格,与当下"正大气象"的时代呼唤暗合。收束力度:末句如金石掷地,"壮"字既是风格总结,亦为精神定调,令全诗在激越中戛然而止,余韵铿锵。
四、全诗总结:
此诗以砚田为经,以家国为纬,构建起多维艺术坐标系:
一为“时空维度”:纵向"古韵--新声"的传承创新,横向"联谊--家国"的文化辐射; 二为“精神维度”:从"梦寐铸成"的个体修为,到"丹心许生"的生命境界,完成小我向大我的升华;三为“美学维度”。通过"笔耕、研创"、"树帜、壮风"的辩证表述,诠释了"守拙者巧,返璞者真"的艺术哲学。
开篇即立全诗筋骨,为后文"尊古"、"创新"、"家国"等主题埋下伏笔。“砚田"作为核心意象,以农耕文明特有的劳作隐喻艺术创作,既暗合"文章经国之大业"的士人传统,又通过"梦寐铸其成"的冶炼意象实现时空转换。巧妙构建了传统文脉的历时性对话,既凸显出艺术创作需要春耕秋收般的持久耕耘,又强调淬火成器的精神锻造。
“丹心弘书道,许生壮画风”,这既是一代代艺术家的精神契约,也是中华文明传承的缩影。从仰韶彩陶的纹样到当代实验水墨,变的始终是形式,不变的则是以生命灌注艺术的赤诚。在传统与现代的裂变中,这副联句如同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文化根脉,一头伸向“笔墨当随时代”的未来星空。或许,真正的艺术革新,从来都是对传统最深刻的致敬。
总之,全诗结构严谨如法帖章法,首联逆锋起笔,颔联中锋行笔,颈联侧锋取势,尾联藏锋收笔,语言凝练若铁画银钩,思想厚重似鼎彝铭文,堪称当代文人诗的典范之作。
五言诗作鉴赏
【二】
【二】
一、全诗原文:《艺术乃修行》
原作于乙亥长夏荷月(1995年7月21日,农历6月24日)案头灯下。
砚田任纵横,虔求法道行。清茶释恬淡,岁伴苦行僧。
痴墨探书经,梦寐个中情。一书敬日月,一画悟人生。
二、创作背景:砚田任纵横,虔求法道行。清茶释恬淡,岁伴苦行僧。
痴墨探书经,梦寐个中情。一书敬日月,一画悟人生。
1990年8月作者转业至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时值国家规定中字头社团均须重新登记。由于其在部队时就已担任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秘书长一职,故廖静文会长指示由其负责完成注册登记工作。这样作者既在新单位上班,又要跑社团登记工作,终于在1992年12月17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颁发的“社团登记”证书,整整两年时间,历尽艰辛,有感而发,遂成五言,诗眼“艺术乃修行”。近日,作者在翻阅文案记事中,重读韵句,触‘景’生情,发出"生活即道场,艺术乃修行"的感慨,随即挥毫成书。
三、诗作解析:
1、首联:“砚田任纵横,虔求法道行。”
意示“执笔如耕道”。以"砚田"喻精神耕耘之地,"纵横"以示笔锋挥洒,暗含追求创新的探索。 "法道",兼具书法与禅修,表达既对法度的敬畏,又对艺术本真追求朝圣之心,暗含艺术乃修行的心路领悟。
2、颔hàn联:“清茶释恬淡,岁半苦行僧。”
意示“淡然明志”。以"释"双关,既表达清茶一盏化浮华的心性追求,暗含"茶禅一味"的解脱之意。表达以"岁伴"凸显的时间维度,将艺术生涯解构为日复一日的修行,虽作“苦僧”亦安然的境界。
3、颈jǐng联:“痴墨探书经,梦寐个中情。”
阐明“醉心问道”:以“佛经”喻“书经”,既指对追求书画经典技艺的渴望,犹如虔行问道的求索,以“梦寐”深化艺术与生命体验的交融,表达‘书道如佛道’的修行境界。
4、尾联:“一书敬日月,一画悟人生。”
感悟“艺道通天”。借助禅理表达心性,一笔一划虔敬宇宙永恒,一景一物参悟生灵轮回,此以更富诗意,将书画并举构成艺术本体论。书法线条的提按顿挫回转蕴含天道轮回的宇宙韵律,画中万物生灵枯荣相依、繁衍不息,从而赋予了艺术载道弘法、于渺小中见宏大,在瞬间中悟永恒的崇高理想与使命。
四、全诗总结:
《艺术乃修行》,通过构建"砚田、茶禅、经卷、日月"的多重隐喻系统,阐释了"生活即道场,艺术乃修行"的哲思。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其中,将笔墨异化为法器,笔锋在砚田中修行,使看似感性的艺术活动获得宗教仪轨般的庄严性。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将艺境等同于禅境的表达,揭示艺术的真谛不仅在于技巧,更在于将整个人生淬炼成一件含饱宇宙观照的艺术品,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中"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的美学追求。
王 子 忠 简 介
王子忠,汉族,字彦洲,号王屋山人,斋号一如堂,祖籍山西河东闻喜。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曾供职于总参通信某部及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82年主创中国书画家协会,1992年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注册中国书画家联谊会;2000-2010年担任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爱岗敬业,立功受奖;曾专研金融支付信息安全,获实用新型国家专利;热心公益事业,公正不阿,谦和朴诚,廉洁奉公;喜研国学,酷爱书画艺术,乞浆得酒;饮誉书画家、鉴赏家、评论家之名。幼受庭训,酷爱国学及书画艺术。而立之年经毛泽东主席生前机要秘书张玉凤老师荐进拜识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在廖老提携下,结识诸多书画名家、大家,在耳濡目染中德艺兼修,力创自家书画风貌。对诗词歌赋、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篆刻、评论等多有涉猎。书法艺术获“正清和”赞誉,曾应邀书写匾额多处,如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等而备受关注。国画艺术多以自诗、自书、自画、自篆、清秀亮丽、善气迎人而享有“北国一鹤”、“吉祥使者”、“京都三马”美誉。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著名美术评论家雷正民先生、著名文化学者王水成先生等先后评介子忠书画艺术之格“源于传统,顺随时代,笔墨苍劲华滋,实乃以情感、心灵及满腔热血浇灌而成的‘王家样’。
曾助推中国金融书协创建工作,2001-2010年担任中国金融书协第一、二届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1991年持独资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申请成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1992年12月17日获国家民政部批准注册为“国家级联合型书画专业法人团体”,推举廖静文先生担任会长。2005年9月28日,经廖静文会长亲笔授权批准成立了“徐悲鸿国画室”,致力于传播、弘扬徐悲鸿爱国主义精神、写实主义创作思想及其艺术实践。子忠历任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秘书长兼法人代表、执行会长、执行主席、党支部书记、徐悲鸿国画室执行主任、中国文联社会组织党总支委员等。在2019年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卸任执行主席,现任终身名誉主席、徐悲鸿国画室执行主任。
子忠在职期间的20世纪90年代中叶,顺应改革深入及国际交流新形势,适时邀请薛永年、李琦、黄润华等专家学者开展了相关学术研讨;为适应国家加入WTO的新业态,率先组织力量研发了“ISQ9000A艺术体系资质认证志愿者服务实施方案,选择了若干书画群体进行试点,并于2001年1月20日获中国文联正式行文批复面向社会公开试行;与此同时,首创“中国书画艺术分科展”国展品牌,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中国书画艺术环球之旅”系列活动,先后在澳大利亚、美国、韩国、法国、日本等相继建立了“中国书画艺术创研中心”,为广大基层书画家搭建了较为完整展示自我艺术的平台,得到广大基层书画家、尤其体制外自由书画家及其爱好者的热烈响应和赞誉,发现、推出了大批德艺双馨的书画优秀人才,对催生新兴书画行业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积极引领助推作用,被誉为“平民书画家的伯乐”、“当今中国书画行业领军人物”。
曾多次策划、组织主持钓鱼台国宾馆共和国百位开国将军书画联展,举办“中华魂”杯全国书画展、全国书画艺术分科展等大型活动。先后获开国元帅聂荣臻,开国上将、国防部长张爱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开国中将孙毅,开国少将、军艺院长魏传统,外交部副部长柴泽民,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中美协主席王琦,书画大师何海霞、梁树年、王盛烈及秦岭云、刘炳森、李铎、欧阳中石、王遐举等名家惠赐墨宝勉励。